活动2021上海乡村振兴先锋论坛

2022/12/28 来源:不详

白癜风哪里治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8月16日下午,“上海乡村振兴先锋论坛暨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国土和乡村规划专业委员会成立、上海市乡村责任规划师启动大会”在上海设计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协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来自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和临港管委会的规划资源部门以及各单位规划师代表参加会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次论坛以“乡村振兴筑梦师”为主题,聚焦扎实推进“十四五”时期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部署,凝聚智慧、共筑梦想,旨在培育“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乡村规划师。

金忠民

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伍江

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同济大学教授

上海虽然是大都市,但是在空间上,乡村振兴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需要专业工作者的投入。乡村振兴要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其中有很多基本问题包括学术问题等值得我们去探讨。所以,召开本次论坛,成立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国土和乡村规划专业委员会,并探索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极其必要并且迫切。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成立这样一个专业委员会,参与研究乡村发展面临的瓶颈,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将对上海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特别鼓励像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这样的单位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强化员工的奉献精神,为上海乡村振兴事业作贡献。上海已经探索了城市社区规划师制度,但乡村规划师制度还有待建立。第一批乡村责任规划师还属于志愿性活动,希望今后通过我们的努力,逐渐建立起更加完备的制度。

我衷心希望国土和乡村规划专业委员会成为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上海市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领域的高水平智囊团,也希望广大规划师为上海谱写一曲美妙的田园诗歌。

熊健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刻,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会同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院参与,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共同致力于乡村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强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乡村规划师的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引擎。

我们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引领下,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应该有规划工作更高的追求和更大的作为。今天的会议,既是规划学会国土和乡村专业委员会成立,也是市规划院发起的上海市乡村责任规划师工作的开始正式启动,目的是搭建城市和乡村实际需求良性互动的“桥梁”,打通规划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这也是上海市规划院新一轮改革发展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标志性举措。

祝贺各位乡村责任规划师,你们将成为上海乡村建设的先锋队和探路者,应该说这是一份特殊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大家不仅是一名乡村规划师、建筑师,更是一名乡村筑梦师,一个为村民、人民代言的人民规划师,要让乡村成为“人民城市”的亮眼底色。

黎而力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并把它当作上海现代化全域发展的重要工作。上海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客观地说,近年来在市、区、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乡村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城区相比,短板还是明显的。比如在城市规划中,我们一直有几句话,“城市有温度,街区可漫步,建筑可阅读”,那乡村的规划,如何总结和提炼?希望我们规划师加强思考。

在城市功能布局不断完善的今天,乡村仍然有巨大的能量和机遇。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推进,乡村的生态屏障功能、农产品供给功能、休闲游憩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将日益凸显。广大的乡村也必将成为城市功能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

建立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遴选一批规划领域的专业人才深入基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实落地,我认为正当其时,这是时代赋予规划师的责任和使命,也充分体现了规划人的奉献和情怀。期待广大设计团队和规划师的参与,进一步传递理念、沟通信息、咨询指导,为乡村打造高质量的发展空间,和我们携手共创上海美好的明天。

王训国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感谢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上海乡村规划建设搭建的先锋论坛学习交流平台,组建这样一支勇担使命的志愿者队伍。今天的这项活动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们上海乡村规划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乡村建设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化。

借此机会,就乡村责任规划师和乡村规划工作提几点建议。一是要筑牢城乡发展的安全底线。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要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保护和修复,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之路。二是要深刻认识乡村在超大城市中的价值与功能。准确把握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的乡村振兴的特点,在价值取向上凸显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坚持把乡村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来谋划。三是要注重乡村风貌特色的塑造。加强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衔接,防止千村一面。乡村责任规划师的加入,将为全市乡村发展贡献智慧,为上海乡村文化风貌把好关,搭建上传下达的桥梁,做规划与百姓沟通的纽带,提高规划实施质量和精细化治理水平。四是要大力发扬奉献精神、工匠精神。要以“钉钉子精神”建设乡村,通过长期的驻守陪伴成就乡村,也成就自己。

张尚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当前,乡村规划面临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的改革,要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重新认识乡村规划。

1、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乡村规划。面对国家空间治理体系改革,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乡村规划定位为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详细规划,要强调统筹全域全要素、多规合一,侧重实用性。这些要求,与过去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村庄规划是不一样的。如何处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关系,既尊重村民意愿,又作为国土空间实施用途管制的法定依据?乡村如何形成与超大城市相匹配的功能?村庄发展如何进行分类指导?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2、对乡村基本问题的整体认识。应把握中国乡村发展问题的基本特点:第一,自然地理和历史演进因素对中国的城镇格局和未来的乡村发展有长期影响;第二,城乡差距扩大带来三农问题快速激化;第三,制度性因素造就城乡发展关系的独特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及新型城镇化等宏观背景下,城乡关系逐渐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系统,应建立城乡双向流动的循环机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7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