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看嘉定非遗匠人如何天青色等烟雨

2023/3/4 来源:不详

你知道制瓷要经历几道工序么?整整七十二道!而且道道工序都举足轻重,缺一不可。

近现代,上海的民间陶瓷技艺不断得到传承和延续。如今,这门岁月沉淀下的非遗手艺——陶瓷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十批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期,小嘉拜访了此次“陶瓷制作技艺”项目的申报者——“陶瓷匠人”杜文强。年,杜文强从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专业毕业后,便来到上海嘉定的一所学校,从事陶瓷制作技艺的教学工作。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陶瓷制作有人为也有天成的部分,受釉料厚度、摆放位置、对火的控制等影响,任意一个陶瓷器物都是独一无二的。

电窑炉散热要十几个小时,我都会提前去等,就想第一时间打开看看。”杜文强告诉小嘉,有一次他做了一批杯子,刚烧出来的时候都没有开片(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由此制出的开片釉,是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这让他颇感失望,便放在一边没有管。没想到过了一年,杜文强在工作室忙活的时候,偶然发现原先没开片的杯子,竟然有很多都出现了开片的现象,甚是惊奇。

为寻求突破和创新,杜文强会用当地的泥土和陶瓷泥料混合,尝试配制一些泥料,也会用木头烧过的灰烬与水混合配制釉料。“在尝试新材料的时候,经常会发生泥料一烧就融化或者变形的情况,但有时也会出现预想不到的效果,很有意思。”

在杜文强眼里,陶瓷制作技艺是有“温度”的,重要的不是制作出来的器具,而是“传承”。

“器具要能被看到、被使用,真正融入了日常生活,才有张力和生命力。”年,他在嘉定区打造了富有浓郁陶瓷艺术特色的文化空间——“瓷上文化空间”,致力于推广陶瓷文化体验活动。在这里,市民可体验陶瓷制作中的每一道工序,加深对这门技艺的认知。虽然做出来的“作品”有工艺上的瑕疵,但它带有手捏的痕迹、手作的温度、创作的记忆……杜文强说:“参与制作的人越多,器型、釉色、种类也会积累得越来越多。过程中,就会有人把这当成是职业去做。”

最后,来欣赏下他的作品吧↓

图片说明:窑变花器

图片说明:窑变瓶

图片说明:远山

图片说明:高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