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对标3座城市,看这三年上海16个区经
2025/5/25 来源:不详近日,上海公布了16个区年GDP的排名,应该讲,这一成绩的取得既来之不易,也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新的起点。
有句话叫做“纵向比看进步,横向比看水平”。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GDP居全国城市之首。同时,支撑其总量的各区发展水平,也决定着整个城市的高度和厚度。因此,所辖区高质量发展是各城市固本强基的重中之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较不同城市所辖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多重维度。在此,仅从总量规模的角度,将上海与北京、深圳和苏州这4座城市下辖区经济发展的情况,作一个粗略的横向比较,看一下疫情三年来,上海16个区经济总量有哪些新的变化。
第一、与北京市各区的比较
北京与上海一样,均有16个区:
——年,北京GDP超过亿元的有5个区,分别为海淀区亿元、朝阳区亿元、西城区.3亿元、东城区.4亿元和大兴区.4亿元。上海当年除浦东外,有6个区GDP超过亿元,分别为嘉定.1亿元、黄浦.9亿元、闵行.8亿元、静安.7亿元、徐汇.0亿元和杨浦.2亿元。如将上海的第一名嘉定放在北京,则只能排到第六位。当然,浦东作为国家战略的引领区,在许多方面跟现有的行政区具有明显的不可比性,但如果把第一、二名的海淀和朝阳加在一起,面积为平方公里,占浦东的约3/4,GDP总量则达亿元,也远超浦东的.3亿元。(见表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北京GDP超过亿元的有6个区增加了1个,分别为海淀.9亿元、朝阳.2亿元、西城.1亿元、东城.0亿元、顺义.2亿元、丰台.8亿元,与年相比,它们的GDP总量分别增长了28.8%、21.7%、13.8%、16.8%、4%和12.7%。其中超过亿的有4个区。(见表一)
表一
同年,上海除浦东外,GDP超过亿元的有6个区,数量和区名与年相同,其中当年的第一名降为第三,第二名升为第一,第三名升为第二。与年相比,黄浦增长了17.3%、闵行增长了14.3%、嘉定增长了6.1%、静安增长了14.3%、徐汇增长了21.2%、杨浦增长了-0.3%。(见表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样按照浦东特殊性的算法,与年比较,海淀和朝阳相加为.1亿元,增长了25.6%,浦东为.4亿元,增长25.8%,差距仍同比例地保持。
第二、与深圳市各区的比较
——年,深圳的10个行政区,GDP超过亿元的有6个区,分别为南山.6亿元、龙岗.7亿元、福田.5亿元、宝安.5亿元、龙华.7亿元、罗湖.2亿元,其中超过亿元的有4家。上海当年GDP超过亿元的区有6个,但超过亿元空缺。如果把当年上海的第一名嘉定放在深圳,它只能排到第5位。同样,如果把2个南山区加在一起,面积为平方公里,不到浦东的1/3,而GDP达亿元,几乎也与浦东相当。(见表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深圳GDP超过亿元的仍为6个区,分别为南山.88亿元、福田.49亿元、龙岗.06亿元、宝安.61亿元、龙华.67亿元、罗湖.19亿元,比年分别增长31.7%、21.3%、1.6%、22.0%、17.6%、10.0%。其中超过亿元的仍保持在4个区。与之相比,上海GDP超过亿元的区保持在6个,超过亿元的实现零的突破。上海第一名的黄浦区在深圳可列到第5位,名次与三年前相同。与年相比,黄浦增长了17.3%、闵行增长了14.3%、嘉定增长了6.1%、静安增长了14.3%、徐汇增长了21.2%、杨浦增长了-0.3%。(见表二)
同样按2个南山相加与浦东相比,年为.76亿元,已略超浦东的.4亿元。
表二
第三、与苏州市各区县相比
前面2个城市分别为直辖市和副省级市,最后,再与地级市的苏州下辖区市县作一个比较。
——年,苏州下辖的10个行政区GDP超过亿元的有4个,分别为昆山.1亿元、苏州工业区.4亿元、张家港.3亿元、常熟.8亿元。(见表三)
上海的第一名嘉定GDP在苏州只能排在第3位,排在之后的张家港则要高于上海其它的14个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苏州下辖的10个行政区GDP超过亿元的增加到5个,分别为昆山.66亿元、苏州工业区.61亿元、张家港.39亿元、常熟.97亿元、吴江.97亿元;其中超过亿元的有3家,比年增加2家。(见表三)
同年上海GDP超过亿元的仍为6家,超过亿元的为1家。上海的第一名黄浦若放在苏州,则名列第4。从增长看,苏州5个超过亿元的行政区与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3.8%、28.1%、29.6%、22.2%和17.5%。(见表三)
表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此可见,从各区的经济规模看,GDP超过亿元区的数量,北京为6个,上海为7个(含浦东),深圳为6个,苏州为5个;GDP超过亿元区的数量,北京为4个,深圳为4个,苏州有3个,上海为2个(含浦东);GDP超过亿元区的数量,北京为3个,深圳为2个,上海和苏州各有1个。从经济总量超亿元区的比例看,北京占37.5%、深圳占60%、苏州占50%,上海为43.75%。从增长的速度看,各区都在你追我赶,不甘示弱,北京增长最快的区为28.8%、深圳为31.7%、苏州为29.6%,上海为25.8%。从发展的均衡性看,各城市首位区经济总量是第二位的倍数为:北京是1.3倍、深圳为1.46倍、苏州为1.42倍,上海是5.30倍。
综上所述,上海16个区的经济总量在这三年里取得了可喜的提升,实力在不断增强。同样,北京、深圳、苏州各行政区的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比较的目的,是既肯定成绩,也看到差距;不进则退、慢也是退,怎样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抓住机遇、敢为人先、扬长避短,在稳经济的同时加快增长,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应是各方面需要高度重视、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附表:年4城市各区GDP排名
作者: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编辑:詹晓东
审核: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