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
2022/12/28 来源:不详年上海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
#IMPORTANTNEWS#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定期向社会发布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能力、利用处置状况等信息”的规定,按照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导则》的要求,现予发布《年上海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
一、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一)产生、贮存、利用、处置量根据环境统计口径,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万吨,综合利用量.5万吨(含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2.0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3.96%,处置量.7万吨(含处置往年贮存量0.7万吨),主要通过填埋、焚烧等方式予以安全处置,处置率6.06%;贮存量为2.1万吨。具体见表1。(二)主要种类及利用方式年,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是全市数量前4位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种类,合计.1万吨,占比73.73%。具体见表2。(三)主要产生企业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前10位的企业产生量合计.8万吨,占比76.17%。具体见表3。二、生活垃圾(一)产生与处理情况年,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7万吨,其中干垃圾.4万吨,湿垃圾.1万吨(含餐厨垃圾.1万吨),可回收物.0万吨,有害垃圾吨。分类实效水平稳中向好,与年相比,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12.8%,有害垃圾分出量减少13.7%,湿垃圾分出量增长9.03%,干垃圾处置量增长6.1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其中填埋处理量80.6万吨,焚烧等处理量.2万吨,资源化利用总量.9万吨,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吨。另外,年,全市清运废油脂11.4万吨、大件垃圾26.1万吨。(二)处理处置能力年,全市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24座,总处理能力吨/日。其中,焚烧设施14座,处理能力吨/日;湿垃圾处理设施10座,处理能力吨/日。开工在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3座,其中生活垃圾焚烧设施2座,在建处理能力吨/日;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1座,在建处理能力吨/日。(三)可回收物的两网融合目前,全市共有1.5万个可回收物交投服务点、个中转站、15个集散场,点站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四)有害垃圾集中回收点年底,本市住宅小区全面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设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配置有害垃圾收集车辆,区级有害垃圾中转站33处,市绿化市容部门配置分拣场所2处,最后交由具备危险废弃物处置许可的单位进行运输和无害化处置。(五)餐厨废弃油脂年,全市餐厨废弃油脂回收利用量吨,其中,市内利用吨,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全年累计生产生物柴油共吨;市外利用吨,主要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或增塑剂等化工产品。三、建筑垃圾
(一)产生与处理情况年,全市共申报处理建筑垃圾(不含废弃混凝土).5万吨。其中工程渣土申报处理.4万吨,工程泥浆申报处理73万吨,申报的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均进入经过备案的消纳卸点进行消纳;拆房垃圾申报处理.5万吨,装修垃圾申报处理.6万吨,本市装修垃圾、拆房垃圾处理实行政府托底和市场化运作并行,年本市装修垃圾、拆房垃圾分拣后的砖瓦石块通过加工为再生产品、便道铺设、低洼填平等方式处理.1万吨,分拣残渣通过生活垃圾焚烧厂、填埋场无害化处置万吨。年本市共产生建设工程废弃混凝土万吨,除少部分在工地现场破碎后做道碴就地使用外,其余基本全部进入资源化利用渠道。(二)处理处置能力年,全市已建成装修垃圾和拆房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12座,合计资源化利用能力万吨。截止年底,本市废弃混凝土规模化处置点设计处置能力为万吨,处置后的产品主要进入混凝土搅拌站、砂浆厂和水稳厂。四、农业固体废物(一)废弃农用薄膜年本市地膜使用量吨,回收.4吨,回收率99%。年本市棚膜更换用量.6吨,回收量.4吨,回收率99.95%。(二)农药包装废弃物全市共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个,每个村(基地)设有回收暂存点、每个镇设有回收点、区级设有集中堆放点;基本建成“生产基地—村级—镇级—区级”四级回收网络体系。年,本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59吨,回收率接近%。五、危险废物(一)产生、贮存、利用、处置量年,全市产生危险废物.4万吨,利用处置.5万吨(含处置利用上年末库存5.0万吨),其中,委外利用处置98.0万吨,自行利用处置54.5万吨,年末库存2.9万吨。(二)委外转移量年,全市委外利用处置98.0万吨,废包装容器.2万只,其中市内转移危险废物的企业家,市内委外转移量67.9万吨、废包装容器.5万只;跨省市转移危险废物的企业家,跨省市转移危险废物量30.1万吨、废包装容器77.7万只。(三)委外转移主要类别年,全市危险废物委外转移前10位的类别合计89.6万吨,占比全市委外转移量的91.43%。其中市内转移前10位的类别合计65.2万吨,占比市内转移量的96.02%;跨省市转移前10位的类别合计27.6万吨,占比跨省市转移量的91.69%。具体见表4。(四)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企业年,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前10位的企业产生量合计71.6万吨,占比全市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47.61%。具体见表5。(五)集中焚烧和填埋处置设施年,全市共有12家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和填埋处置单位。其中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单位10家(含2家危险废物与医疗废物共处置单位),总核准危险废物焚烧经营规模51.0万吨/年,实际焚烧处置量40.6万吨;危险废物填埋场3家,实际填埋量19.8万吨。具体见表6。六、医疗废物(一)产生及处置情况全市已建立覆盖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收运服务体系,年全市医疗废物收运量8.5万吨,医疗废物处置量8.5万吨,无害化处置率%。其中,通过医疗废物集中焚烧设施集中处置8.0万吨,通过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应急处置0.4万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自行处置吨。(二)处置能力年,全市已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3处。其中,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嘉定区)核准经营规模吨/年,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老港基地)核准经营规模吨/年,上海嘉瀛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总核准经营规模吨/年。此外,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疗废物自行处置能力12吨/天。全市共配备了辆医疗废物转运车、只医疗废物周转箱。七、电子废弃物(一)拆解利用处置情况年,全市共有5家企业获得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并申请拆解基金补贴,总核准年处理四机一脑能力为.1万台/年,共计接收四机一脑.0万台(折合3.5万吨),拆解处理共计.6万台(折合3.5万吨)。详见表7、表8。(二)管理情况年全市共完成.5万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处理审核工作,合计申请基金补贴0.78亿元。八、废铅蓄电池年,全市共有4家企业获得了废铅蓄电池收集许可证,共回收废铅蓄电池.8吨,向外省市转移量.6吨。具体见表9。九、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及疏浚底泥(一)产生与处理情况截至年底,全市建成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42座,合计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日。年,全市产生污水处理污泥44.7万吨(干基,下同),其中独立焚烧20.9万吨,电厂掺烧17.8万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掺烧3.3万吨,卫生填埋2.7万吨。年,全市共产生河道疏浚底泥万立方米(含水率80%-85%),其中还田万立方米,还林58万立方米,固定消纳0.6万立方米,资源化利用11万立方米。(二)处理处置能力年,全市已建成污泥处置设施18座(不含污泥中间处理设施),合计处置能力59.2万吨/年(干基,下同),主要处置方式为独立焚烧、电厂掺烧等、卫生填埋;开工在建3座处置设施,合计总处理能力10.8万吨/年,其中独立焚烧能力5.1万吨/年,干化能力5.7万吨/年。十、报废机动车(一)回收拆解企业及拆解能力年,全市共有7家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共计38个回收网点,从业人员人,场地规模超过18万平方米,年拆解车辆能力近18.5万辆。详见表10。(二)拆解车辆情况年,共拆解车辆辆(其中:摩托车90辆,重量7吨),合计吨。详见表11。十一、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年,本市推广新能源汽车25.4万辆,累计建成个暂存性电池回收服务网点,3个第三方集中型存储网点。十二、禁止洋垃圾进口年度,上海海关退运固废81批次.1吨,无害化13批次.3吨。涉及废塑料、废橡胶、废钢铁、纺织废料等多个品类。十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信息年,全市共有32家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经营许可证单位,总核准经营规模(含医疗废物,不含收集).7万吨/年、废包装容器处理.5万只,其中核准利用规模25.4万吨/年,核准处置规模(含医疗废物)78.2万吨/年。核准收集规模1.7万吨/年(不包括铅蓄电池收集),核准废铅蓄电池收集规模10.8万吨。具体下载文末公告文件查看表12至年底上海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情况。二〇二一年上海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pdf文章来源:上海固废化学品管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