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吸纳委员建议,嘉定312国道沿线发展
2023/1/15 来源:不详
嘉定将充分把握轨道交通14号线的建设契机,把握沿线要素流动更加充沛,资源汇聚效应更加突显的有利条件,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不断加快提升G国道沿线乃至全区产业实力、科创能力和文化魅力。这是区有关部门办理区政协委员尹安泰提出的“关于建设嘉定区国道长廊的建议”的提案,就嘉定国道沿线发展的总体构想。
具体规划考虑包括五方面内容:
▲上海国际赛车场
围绕“一带”“一脉”重点区域,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国道为脉络,串联起上海国际赛车场文化空间、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北虹桥创新中心、南翔镇百亿级游戏产业等特色鲜明、活力强劲的文创产业集群,以及周边10公里以内的若干个嘉定文化产业重点承载区,聚焦电子商务、在线文娱、工业互联网、移动出行等四大领域,大力培育在线新经济,共同构筑一条复合生长的文创金腰带。着力打造“文创金腰带”与“横沥文化水脉”,形成纵横交错的文化生命线,激发出新城与老城融合发展,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动能。构建要素集聚、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实施“文化+”产业融合提升战略。集聚一批创新引领、创意丰富的文化创意人才,建成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上汽大众生产车间
围绕发挥核心企业作用,加快创新要素汇聚整合。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研发中心、蔚来汽车、舍弗勒、捷氢科技、细胞治疗集团、重塑科技、康德莱、小i机器人等众多行业知名企业、龙头企业散布国道沿线,在汽车“新四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新兴领域形成了发展优势。借助龙头企业优势,依托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燃料电池分中心、中国燃料电池理事会、中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产业平台,有利于更好加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在镇域之间延伸流动、产业协同发展,助力三个千亿级产业宏伟目标的实现。
▲江桥西郊商务区
围绕加强空间载体支撑,提升壮大现代产业能级。目前,江桥西郊智慧园成片区域调整已完成验收、安亭镇环同济地区成片区域调整已全面启动,将有效提升产业承载空间,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切实将地理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吸引全国、全球的行业龙头、顶尖企业、创新团队等入驻,实现产业能级的进一步跃升。十四五期间,安亭镇将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实现汽车产业能级更强、健康医疗产业集聚效应更大、新兴产业活力更盛、数字产业质量更高,立足“2+N”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市级(嘉定氢能港)、区级(上海国际细胞科技港、汽车智能制造园、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镇级(体育科技产业园、智能汽车软件园)特色园区建设,深入推进“1+3+N”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格局;江桥镇将全面推进北虹桥科创中心建设,深化上海临港嘉定科技城建设,重点围绕电子商务、精准医疗、新材料、时尚文化等产业,打造研发和总部功能,打造行业领先、极具潜力的企业总部汇聚新标杆,促进总部经济扩容升能,激发区域产业链高端环节价值聚;真新街道将依托大虹桥核心枢纽辐射的区位优势,实施金沙江路、曹安路一南一北“两翼齐飞”区域发展战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航空产业链、电子商务、时尚文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为辅助,大力推进现代化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提升真新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围绕科创资源集聚优势,释放创新活力与动力。与同济大学共建嘉定同济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同济大学学科优势和嘉定产业优势,深化校地合作,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整合大学优质资源为主线,以创业孵化、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校区、社区、园区”三区联动,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推进,实现高校知识的外溢与辐射,带动高校周边区域形成创新创业集聚区。注重全面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西北战略门户,率先构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引领区,扩大科技双创券覆盖度,率先在嘉昆太区域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科创孵化平台和产业集群。
▲游客参观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
围绕挖掘嘉定元素,加强旅游资源开发推广。充分利用《嘉定文化旅游指南》,将国道周边旅游资源进行包装整合,方便市民游客了解嘉定文旅资讯,提升嘉定城市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嘉定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