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学校价值空间,打造线上学习交流圈
2023/10/30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www.wzqsyl.com/m/
教学理念如何转化落地为教学实践?
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怎样培养出优秀的“学习设计师”?
如何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的优势,更好地优化教育效度?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11月7日,以“激活新动能,聚力践行新目标”为主题的嘉定区第六届品质教育学术节正式启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浩、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田晓余、嘉定区教育局局长祝郁、嘉定区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芳等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学术节为期近两个月,将基于新时代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变革与发展新的思考,推出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与互动研讨,帮助参与者厘清当下及未来对教育的准确定位,打开视野格局、充实学习资源。
嘉定区教育局局长祝郁为开幕式致辞。她表示,要以更开放的视角,聚合更广泛资源的能量,为全区每一位教师赋能;要以更自主的方式,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沉浸式、互动式的深度学习环境;要以更灵活的机制,积极做好学习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开拓学校价值空间,
让孩子学得更多样、更快乐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意义与质量决定教育的品质。开幕式上,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作了题为“学校的价值空间”的主旨报告。
他指出,学校的价值空间,就是能为师生的生活和发展提供多少的可能性。价值空间越大,就越能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能性。学校的变革,本质上就是拓展学校价值空间并让这些空间真正成为学生的发展机会。
他提出,学校的价值空间可以向三个方向“挖掘”:一是校内外资源转化为教育实际的空间;二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教育关系的空间;三是每一个人内在的心灵思想空间。教育的价值空间从何而来?一是通过积累,二是通过创新性变革。
他表示,对于学校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性变革,没有规律可循,也正是因为没有规律,才为学校的变革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一个区域的教育创新路径不同,思路不同,就会呈现丰富多彩的学校样本。对此,他提出了九个建议:
1.用大概念提升学校办学境界。
2.用价值认同凝聚家校力量。
3.用信息化促进多样化和创造力。
4.用系统的课程思维凸显学校办学理念。
5.开放的态度整合校外资源。
6.用评价杠杆让教育增值。
7.用低结构设计让学生有自由的表达空间。
8.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持续发现真问题。
9.用实事求是和坚韧不拔的态度解决问题。
倪闽景表示,开拓学校价值空间的目的,不是要让孩子学得更多,而是要让孩子学得更多样;不是要孩子学得更快,而是要孩子学得更快乐。
将学术节活动纳入课程资源,
打造线上“学习交流圈”
嘉定区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芳对本届学术节的设计理念与课程学习方式作了具体介绍。
本届学术节活动分为五个模块、33个议题,涵盖中小幼各个学段。“素养导向”“因材施教”“评价革新”“教师教育”“教育数字化”等成为学术节的关键词。
模块一?理念更新:从“知识”到“素养”的跨越
模块二?方式创新:从面向全体到因材施教的提质
模块三?评价革新:从“五唯”到综合素养的扭转
模块四?成长出新:从提升能力到重塑角色的赋能
模块五?协同焕新:从技术到场景的“智融”
开幕式上,嘉定区副区长王浩、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田晓余、嘉定区教育局局长祝郁共同按下嘉定区教师教育平台学术节课程启动键,宣告学术节课程正式上线。
据介绍,本届学术节创造性地把资源建设和研训课程结合起来,将学术节活动设计成为一门区级师训课程资源,纳入区学习平台,供全区教师进行在线学习,实现课程-研训-学分的一线贯通,打造线上沟通交流的“学习交流圈”,进一步提升学术节活动的全纳性、辐射性和拓展性。
图片由嘉定区教育局提供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