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

2024/11/1 来源:不详

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今之众人,__________,而耻学于师。(__________《师说》)(2)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3)白居易《琵琶行》中侧面表现琵琶女高超琴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选择。(5分)(1)传统儒家重德行、重理想,反对沉溺于物质生活,下列《论语》引文不能表达这种价值倾向的一项是()。(2分)A.君子忧道不忧贫。B.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C.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当我们今天沉浸在“未来已来”的兴奋之中时,人文学科所要坚持的是,。,,。①更为具体地说②相信人类的悠久历史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东西③使我们在“未来已来”的时代更加审慎④人文学科应该推动一种批判立场的形成⑤我们还要将之保存下去A①②⑤④③   B④②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③   D①④③②⑤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①自伦理学诞生以来,有一个问题似乎像幽灵般地徘徊于伦理学研究领域中,这个问题即是人的德性与人的幸福的关系问题。康德伦理学的诞生,使幸福与德性关系在伦理学中发生了根本性颠覆。②康德的伦理学既不认同德性即幸福的观点,不认为人的德性必然会给人带来幸福,更不认同幸福即德性的观点。康德极力反对以人的快乐、幸福、功利等作为衡量与评价德性的标准与尺度,他认为快乐与幸福与道德是无涉的,人对幸福、快乐、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但道德不是根源于感性的人的本性,而是超越于人的本性的,它的发出者是作为总体的人类社会,表达的是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规范与命令。这种要求、规范和命令,就其性质讲,维护的不是个体的利益,而是社会的总体利益,它不仅不必然地与个体的快乐、幸福、利益相一致,有时还会发生背离与冲突。当社会总体利益与个体的快乐、幸福、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道德维护的通常是社会利益。康德伦理学的性质是唯心主义的,但他揭示出伦理学的本质特征,即伦理学所要处理的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作为总体存在的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伦理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