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一通通流调电话一次次
2023/6/24 来源:不详
编者按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司法行政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尽己所能为在疫情防控一线挥洒热血,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青春力量。在志愿服务工作之余,他们用文字及照片记录下这段时间的点滴,“奋斗者·正青春”栏目将为大家一一讲述。
●??●??●??●??●??●??●
1
“
“选调声”:我在村委会的抗疫故事
我是市局立法三处的王跃东,年1月,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在嘉定区马陆镇仓场村进行为期一年的基层锻炼,担任党总支书记助理一职,自年3月以来,一直在驻在镇及村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3月31日以来一直驻扎在村委,成为市司法行政队伍参与疫情防控的一员。
年3月3日,马陆镇政府通知我和其他驻马陆锻炼的选调生组成志愿者团队,于当晚前往镇辖区内的一处封控区村委,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接到通知后,我和同事们收拾妥当,当晚赶往工作地点,因为事先通知的工作是流调,心里还没有太紧张,结果在打了三个多小时的流调电话后,又接到通知说封控区现场需要工作人员,我们几位男同事立马服从安排,由于工作紧急,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内,从没有接触过防护服到“全副武装”,就马上参与到封控区的封控工作中去,当天晚上一直忙到凌晨。
3月中旬,随着全市网格化筛查工作的工作部署,我所在的村也开始进行全员核算筛查,由于时间紧任务中,我被村委安排负责志愿者的统筹工作。
由于开始时无论是志愿者还是村民对于核酸检测的流程都不够熟悉,每次我都是先和采样的医护人员沟通细节然后和志愿者们进行讲解,在每一条检测通道都安排一名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同时不断提醒村民保持两米间距,劝阻随地吐痰的行为,由于所在行政村外来人口较多,还有很多企业,一次的核酸检测量在人左右,往往要喊五个小时,嗓子连续几天喊哑了。随着流程越来越熟悉,采样时间也越来越短,最后稳定在三个半小时。
在本村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时候,我又承担了村内困难人群物资救助和以工代酬申请的核实和把关,由于村内外来人口较多,很多都是在封控之后就无法工作导致生活出现一定困难的人,我需要仔细审核他们的就业情况、家庭成员的收入、遇到的困难等,同时对符合参与临时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安排岗位,并做好合同签署、考勤等一系列工作。
本着对村民负责的态度,我一次次打电话沟通核实,尽可能提供帮助,为关心外来人口做一份贡献。看着一份份物资被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也坚定了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的信念。
在参与疫情防控的两个多月来,我更加理解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的意义,期待熟悉的上海早日回来。
2
“
儿子们帮我塞满的行李箱,让我在“疫”线顺利换季
我是松江区司法局的李文。3月7日上午,我在完成了为期1个月的统筹管理某健康监测酒店驻点任务,并隔离完毕后,再次回到了泖港镇兴旺村,回归“驻村指导员”的角色,在这里抗疫还在持续,而我的故事也在继续……
在我回村后的二十天里,村里的疫情防控压力逐渐增大,“7+7”“2+12”的民宅封闭管理、老年活动室等公共场所关停、红白事聚集性活动的暂停劝阻、全员核酸检测等一项项疫情防控工作接踵而来,我这个“抗疫老兵”便使出了3年来参与一线疫情防控的相关经验,从细枝末节处着手——指导防护服穿脱规范、细化核酸检测线路设置、明确消杀技术规范等,助力兴旺村不断细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3月27日起,我更是从“驻村”实现了“住村”。
“根据市级相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需要全员召回上岗,请准备好4天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全员返岗!”收到信息后我即刻翻出行李箱,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起了衣物和生活用品。两个年幼的儿子得知我又将开始新一轮的任务几天不能回家,你一件我一件地做起了搬运工,甚至搬来了好多并不准备带的衣服,把原本不大的箱子塞得满满当当。
如今我已“住村”20多天,在季节变换中并未遇到“没有衣服换”的窘迫,最需要感谢也最骄傲的就是儿子们敏锐的“第六感”以及他们对我真心实意的爱护!
与家人匆匆告别赶到单位后,得知上海将以黄浦江为界,东、西两片分批各进行4天的封控。兴旺村所属的泖港镇作为首批实施封控的地区,3月28日6时就要开始新一轮的全员核酸筛查。
然而,兴旺村村域封闭管理的人员达人,分散在5个片区23个村民小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无法独立申请健康码的人群占比高达80%,如果不提前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