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地一文看懂上海如何打造都市现代绿色农
2023/8/29 来源:不详白癜风 https://m-mip.39.net/fk/mipso_8598818.html
中商情报网讯:“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否决定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粮食生产是由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决定的。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 问题之一。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实现持续、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的目标。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萌发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形成的发达农业。
近年来,我国农业总产值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伴随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表明我国现代农业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年6月,上海市人民 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提出发展目标为:通过三年(-年)努力,本市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绿色农业发展新格局。
到年,划定建设8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50万亩蔬菜生产保护区和12个特色经济作物优势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以上;标准化蔬菜园艺场绿叶菜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至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到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全市化肥、化学农药使用总量分别减少至7.9万吨和0.32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到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农产品占比明显提升,地产农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20%以上。打造20个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主要任务
1.优化功能与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作物茬口布局,优化水稻品种结构,扩大早熟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到年,全市早中熟优质水稻面积40万亩。落实水产养殖面积24.45万亩布局规划,实现集约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全面落实《上海市养殖业布局规划》(-年),到年,本市域内规划管控畜禽品种的年出栏量不超过万头标准猪。
2.提升绿色农产品生产能力。引导地产蔬菜优化品种结构,重点扶持10万亩以青菜、杭白菜为主的大宗绿叶菜生产基地。到年,全市巩固建设家蔬菜标准园、家经济作物标准园。
3.打造农产品特色优质品牌。树立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整体品牌形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上海地产蔬菜已经形成以星辉蔬菜、多利农庄、城市超市、金山银龙、青浦弘阳等一批品牌生产企业,将继续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现代蔬菜产业链,形成蔬菜种源、标准化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连锁销售终端等产业链,持续保障一批受市民喜爱的蔬菜品种;畜牧业推进建设“爱森”“松林”“祥欣”“明珠湖”等安全优质品牌;水产业推进建设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杭州湾南美白对虾、淀山湖生态鱼等地方区域性品牌。
4.建立种养环境养护制度。到年,累计推广使用有机肥66万吨;增加绿肥种植和冬季深耕晒垡面积,累计达到万亩以上;推广配方肥料万亩次,缓释肥料应用面积30万亩次;开展设施菜田土壤保育和改良,改良设施菜田土壤6万亩。
5.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开展高效低 低残留农药、高效植保机械双替代行动,建立5个万亩高效植保示范点;推广新型水肥一体化等节肥、节药、节水装备。到年,推进粮食蔬菜作物绿色生产示范点建设,每年建立水稻绿色生产示范基地个;在蔬菜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巩固已建成的10万亩绿色防控示范区。
6.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年,推进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20个蔬菜基地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设备的配套;三年内新增1-2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每年放流水生生物总量不少于万尾,促进渔业资源生态平衡,改善长江上海段、 浦江等重点水域水质生态。
从上海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规划图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了“四大片区”的空间格局,“四大片区”指的是崇明三岛农业区、环都市农业区、 浦江上游农业区和杭州湾北岸农业区。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产业定位来看,崇明三岛农业区以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为主;杭州湾北岸农业区以粮菜及特色瓜果生产为主; 浦江上游农业区以“三水”农业生产为主;环都市农业区以菜粮设施化生产为主。
上海市现代绿色农业“四大片区”空间格局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畜牧养殖来看,奶牛养殖区30个主要分布在嘉定区(1个)、金山区(8个)、奉贤区(5个)、浦东新区(1个)和崇明区(15个)。其中崇明区以存栏量1.63万头最多.
生猪养殖区个主要在嘉定区(1个)、松江区(73个)、金山区(5个)、青浦区(1个)、奉贤区(3个)、浦东新区(3个)和崇明区(19个)。其中崇明区以存栏量20.92万头最多。
蛋鸡养殖区14个主要分布在松江区(1个)、金山区(3个)、奉贤区(6个)、浦东新区(2个)和崇明区(2个)。其中浦东新区以存栏量46.78万只最多。
肉鸡养殖区18个主要分布在金山区(7个)、松江区(7个)、奉贤区(1个)和崇明区(3个)。其中金山区以存栏量71.22万只最多。
肉牛养殖区主要分布在奉贤区1个,年末存栏量为0.02万头。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来看,蔬菜种植面积以崇明区13.92万亩最多、其次是奉贤区8.28万亩。水稻种植面积来看,崇明区最多48.15万亩、其次是金山区21.6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以崇明区7.79万亩 、其次是浦东新区5.0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以崇明区8.72万亩 ,其次是奉贤区5.74万亩。
为了加快上海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上海市在财 补贴、环境优化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不断给予帮助。
1.完善绿色发展的科创体系。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优良品种,形成5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优势的种源产业,打造1-2个 “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
2.健全完善农业生态补贴制度。完善与耕地地力提升和责任落实相挂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对绿色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善农业保险 策,健全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体系。
3.建立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加快构建全市统一的农业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农业信息系统体系建设。
4.实施绿色农业人才培养计划。到年,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万名,持专业证书的农业劳动力比重达到70%。
上海崇明5万亩良田对外招商延揽优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年1月上海开展崇明农业招商,这是上海首次推出土地进行农业招商。
招商推介会推出的5万亩良田中,亩以上规划土地2.25万亩,百亩以上土地1.15万亩。在 策扶持方面,崇明已将30亩以上农用地的流转管理统一集中到区级层面,通过公开交易平台统一发布招租,让投资者有更多选择空间,30亩以下农业用地的流转管理由乡镇审核并报区农委备案。同时,为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减轻投资者进入高标准农业生产领域的压力,由区里全额出资建设玻璃大棚等农业设施,租赁给经营主体运营。对拟进入崇明发展农业、符合崇明农业发展方向的经营主体,崇明区农委等相关部门将进行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实行“一案一策”,确保经营主体 落户。对引进的国内外优质知名企业提供持续优质服务,区里帮助拓展项目的休闲观光功能,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此外,崇明正着力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物联网、智能管控等技术,把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价格采集、农业基地建设等实时数据纳入大平台,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