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长三角中国游戏用户规模首次负增长
2024/10/18 来源:不详中国游戏市场进入了存量厮杀阶段。由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年度第一季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年3月中国游戏用户规模相比2月减少了万人,环比下降0.16%。这是中国游戏行业发展二十多年来,游戏用户规模第一次出现负增长。数据来源:《年度第一季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未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存量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作为游戏产业核心地区之一的长三角面临着怎样的格局变化?根据我们的统计,目前长三角地区游戏企业共计家,在三大都市圈中数量是最多的。且游戏企业在区域上的集中度高,上海市有家,占46.1%,浙江有家,占33.9%,江苏省有家,安徽省的游戏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仅41家。从游戏版号数量来看,版号较多的企业也主要集中在上海,可见长三角游戏企业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的集聚效应。但在企业规模和营收上,长三角总体弱于大湾区地区。年,广东省的游戏营收规模达.1亿元,增速超21%,占全国比重也增长到了76.5%。其中深圳为广东省内营收最多地区,占比67.8%,其次广州占比30.3%。(数据来源:《中国游戏产业报告》)长三角地区的游戏企业近年来发展放缓,新增游戏企业数量相比过去有所减少。对长三角的游戏企业而言,虽然目前从数量上有优势,但劣势是缺乏大的龙头企业,而未来随着人口红利的变化,中小企业不仅面临研发成本高、创新难、版号少这三座大山,还要承受大厂精品下场带来的竞争压力,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但机会并不是没有,对于游戏行业来说,资源可能被垄断,但创意是无法被垄断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年电竞游戏市场发展迅速,上海通过打造中国“电竞之都”的产业标签,孵化了一批新的游戏企业。另外,从数据看,上海的游戏企业变动数量在长三角地区也是最多的,共家,远超居于第二位的浙江省,这些企业主要为从外区域迁入上海。同时,上海市内企业迁移也较多,由过去以嘉定区为核心的集聚,向以嘉定区、浦东新区和徐汇区这三个区域的多核心集聚转变,这说明区域竞争为行业带来了活力,客观上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以B站、知乎、小红书等为代表的应用,正在加快成为新的优质流量平台,互联网流量已经从上半场的“物以类聚”开始转向“人以群分”的下半场时代。很多游戏企业也开始打造和运营私域流量,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恰恰集聚了不少新的互联网流量平台,如何利用区域内的产业优势为自己所用,可能是长三角游戏企业未来逆势超车的关键所在。(本文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员,本文数据来源除注明外来自国家新闻出版署信息公示)本文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