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百年老校从校史教育出发,开设了一
2024/1/14 来源:不详如何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199.html
“我最想去探秘学校的明强楼,想知道‘明强‘二字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嘉定区城中路小学的一年级孩子们在“校园探秘”一课上向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
于是,教师陈宽打开了一张手绘版校园地图,孩子们的目光随着箭头来到了学校的明强楼前,他们发现楼前一块石头上也刻着大大的“明强”二字。
陈宽告诉学生:“‘明强’二字来源于学校的校训‘启良明强’,分别有着‘启发良知,唤醒民众;明白道理、强我中华’的含义。”
嘉定区城中路小学成立于年,这所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校开设了一门引领孩子通往幸福的课程。
11月2日下午,主题为“启明思接百载幸福赋能成长”的嘉定区学生幸福课程校本化实施系列研讨暨嘉定百年老校教育展活动在城中路小学举行。
这门课程的起源要从孩子们的困惑说起……
校史“藏”在校歌里
“老师,我们的校歌好好听啊,可是我不太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老师们表示,一年级孩子的知识贮备量不够,无法理解歌词中的意思,所以,他们想要用一年级小朋友听得懂的方式来将校歌“讲出来”,让他们从校歌入手来了解校史。
校歌中唱道:名园郁苍翠,灵秀此包藏。曾经沧海兴废,花木又芬芳。
于是,老师们带着孩子们来到了秋霞圃,在园林中走一走,去体会歌词中的意境。
此外,孩子们也将校史探秘中探访到的优秀校友沈金生的故事搬上了屏幕;将了解到的校史文化讲出来;用绘画的形式将红色校友画下来等,展开了一场跨学科之旅。
学生在介绍校友沈金生的故事(摄影:王佳依)
这是一门通往幸福的课程
嘉定区城中路小学校长沈莉莉提到,学校以校史教育为抓手,开发了校本课程“晨晓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实施中探索跨学科教研,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和教学视野,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提升教师对幸福课程实施的领导力,不断加强幸福课程校本化实施中的师资队伍建设。
普陀区教育学院王萍认为学生幸福的能力在于通过多重感官与现实世界充分接触从而建立联系,通往幸福的真正通道则是建立起与真实世界、现实生活的关联。
此外,她也提到,想要使学生获得幸福,从德育角度来说,必须通过融合的视角重新进行审视和变革,把它放在课程的视角和五育融合的背景下,通过跨学科的问题解决方式,使学生获得自我成就感与价值感。
嘉定区教育局德育科科长梁晓峰、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丁馨、城中路小学校长沈莉莉共同为晨晓小剧社揭幕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标注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