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智能驾驶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可
2025/3/18 来源:不详(1)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投资10,.38万元,建设期2年。本项目拟通过对租赁场地进行改造和装修,购置实验室内智能驾驶测试底盘测功机、道路智能驾驶测试机器人系统、四轴耦合整车和动力总成测试台架等测试设备及配套智能驾驶仿真测试系统,引进优秀的智能驾驶技术人才,搭建先进的智能驾驶测试中心,提升公司在智能驾驶测试方面的实验能力。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丰富公司的新能源汽车测试类型,以满足各类车企的测试实验服务的需求,增强公司测试服务的市场竞争能力,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订单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2)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情况如下:
(3)项目预计经济效益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6.34年,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9.14%,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4)项目实施必要性及可行性
1)项目实施必要性
①积极布局智能驾驶测试领域,抢占新能源汽车测试的制高点
近年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虚拟现实(VR)等在内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及成熟发展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领域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将有效带动智能驾驶测试服务需求的增长。
公司充分发挥自身长期从事汽车动力总成测试业务的综合研究能力,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测试领域,以抓住新能源智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抢占新能源汽车测试的制高点。公司通过本项目将新建专业化测试场地,引进先进的测试设备和优秀的管理、测试、技术人才,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测试基地,形成虚拟仿真测试、实验室内测试和道路测试三位一体的智能驾驶测试服务能力,助力优化和改进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驾驶体验。项目顺利实施将有助于公司在智能驾驶测试领域形成先发优势,进一步拓展产品及服务类别,在满足原有客户对产品和服务升级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新的优质客户,为公司形成新的测试服务增长点。
②顺应智能驾驶测试服务需求趋势,夯实测试服务供给能力
年11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持续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此后,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陆续出台。在年4月,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规定了L3、L4级自动驾驶企业及产品的准入纲领性要求。高准入门槛将对自动驾驶提出更高的要求,客观程度上增加了车企对自动驾驶测试实验的需求。
目前,智能驾驶的应用程度作为衡量智能汽车水平的重要因素,现已成各主流新能源汽车厂商重点研发方向,并在研发过程中产生对智能驾驶各项指标进行测试的大量试验需求。近年来,公司在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的过程中收到有关智能驾驶测试服务的询盘不断增多,公司已储备了丰富的智能驾驶测试技术来支撑相关测试服务的开展,但受公司现有场地的限制,已无法就地扩建来承接新增业务订单,因此亟需寻找合适的场地以建设智能驾驶测试中心,提升智能驾驶测试服务供给能力。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公司将凭借自身在新能源汽车测试领域多年的积累,以高品质的测试服务来满足智能驾驶测试的订单需求,巩固公司在汽车测试行业的领先地位,并推动国内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
③丰富公司的测试服务产品种类,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燃油车动力总成测试厂家和新晋竞争者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市场,但目前市场上提供的测试服务种类相对较少、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明显。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技术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领域已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为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公司需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上,不断开发出更多样化的测试服务类型,构建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测试服务解决方案能力,从而持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公司将可提供智能驾驶仿真测试系统测试、实验室内智能驾驶测试底盘测功机测试、道路智能驾驶测试机器人系统测试、四轴耦合整车和动力总成测试台架测试、EMC测试系统测试、三综合振动台测试、电池充放电柜测试、电池测试环境仓测试。本项目将极大丰富公司的测试服务类型,拓宽新能源汽车测试服务的种类,以满足新能源整车制造厂商和零部件制造厂商不断更新的研发测试需求,为下游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从而使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测试服务市场中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项目实施可行性
①国家利好政策支持本项目的实施,项目具备政策可行性
自年《智能制造》政策出台后,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智能驾驶汽车、智能联网汽车发展的鼓励政策。
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到年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新车驾驶辅助系统(L2)搭载率达到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60%以上的行动目标。
年2月,发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并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到年,自动驾驶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积极进展,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测试验证取得重要突破,出台批自动驾驶方面的基础性、关键性标准;建成一批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先导应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落地。
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的通知》,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等6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年12月《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版),以“3+N”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研究框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三横两级”技术体系为基础,构建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
鼓励政策的频频出台展现了我国对于智能驾驶行业及相关企业的重视和支持,为我国智能驾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相关保障,也有助于整体汽车行业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因此,本项目将受益于国家对智能驾驶产业的大力支持,具备良好的政策可行性。
②公司拥有丰富且优质的客户资源,项目具备市场可行性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积累不断丰富自身产品功能,获得了行业内主流客户的广泛认可,截至目前已进入国内外多家汽车整车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长城汽车、广汽本田、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福田汽车、江淮汽车、奇瑞汽车、潍柴集团、比亚迪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博格华纳、洋马、石川岛、电产、西门子、卡特彼勒、湖南机油泵、格特拉克、皮尔博格、舍弗勒、采埃孚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车企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智能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发展趋势,国内外汽车厂商势必不断加大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对智能驾驶整车道路功能测试、零部件性能测试的需求愈发强烈。公司在动力总成测试设备领域和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领域积累的丰富客户资源,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③公司拥有丰富的测试经验和人才储备,项目具备技术可行性
公司深耕测试服务业务领域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试验检测服务经验,已经形成了自有的测试试验体系与大数据库,且技术团队在测试、设计、零部件安装及故障排查等方面拥有专业的经验积累。在智能驾驶测试服务领域,公司研发出了一套自动驾驶车场测试及管理系统,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预判测试中的问题,提高测试的效率及安全性;同时,公司通过整合测试数据(智能驾驶系统、混合动力、电机及电池状态等),能够帮助客户在开发过程中更快地寻找到可靠的改进策略,从而协助客户开发出更有效、更精确的自动驾驶系统以及新能源动力系统控制策略。
在人才储备上,公司成立了智能驾驶事业部,并引进一批优秀的智能驾驶软硬件开发人才、测试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公司技术团队在智能驾驶的感知传感器和算法、决策控制和算法、执行系统、虚拟仿真测试、硬件在环测试、整车在环测试、场地和道路测试等细分领域拥有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研究领域涉及智能驾驶仿真测试系统设计和优化、场地和道路智能驾驶测试系统设计和优化等多个方向。
因此,公司具备丰富的测试经验、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为公司发展智能驾驶测试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
(5)项目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华依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位于上海市嘉定区。
(6)项目备案及环评情况
截至本预案公告之日,本项目已取得投资项目备案证明,项目代码为上海代码MA7FAXJYD,国家代码--04-01-。
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年9月起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上海市实施细化规定(年版)》,本项目无需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公司所属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等有关法规要求。
此报告为正式可研报告摘取部分,个性化定制请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