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流动党员筑巢安家嘉定区南翔镇打
2023/3/4 来源:不详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活跃以及沪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翔的非公经济快速壮大起来,大量外来投资和务工人员不断涌入。为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南翔镇党委于年12月创办了上海市首家流动党员学堂,年5月,学堂党支部正式成立,年6月升级为党总支,年11月升格为党委,成为发挥基层党组织“两个作用”的新载体。流动党员学堂成立之初,只有52名学员,包括个体工商户、非公企业员工、灵活就业者等。近几年来,学堂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有多名党员的基层党组织。流动党员学堂首创流动党员管理新载体,加强组织保障,为流动党员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将流动党员联系凝聚在一起。
强政治引领之责
在没有相关模式参考、相关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南翔镇党委创新思路,专门成立了学堂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主任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成员由镇党群办、镇党校、开发区、个协等机构负责人组成,学堂的各项工作在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
结合“两新”组织党员特点,镇党委在镇属经济城、工业开发区、民工子弟学校成立了流动党员分支部,由党务专职干部兼任支部书记,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分块负责、学堂组织、联动协作,做到事事有人管,保证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不留空白点。确保学堂始终在党委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成为发挥政治功能的有效载体。
显党员教育之职
学堂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突出教育职能。
一是对学习活动精心设计。学习内容有党章、党的知识、时事政治、法律法规等,学习形式有专题讲座、参观活动、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征文和演讲比赛、到福利院开展敬老活动等。并通过分队伍、分阶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建设活动,让党员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有选择地参加活动。
二是对学习活动精心组织。学习安排确定之后,学堂党组织将学习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要求等提前通知学员,让学员早知道,早准备。基于流动党员分散广、岗位不同的特点,学堂通常提前一星期到十天,发短信通知,然后再电话联系,确保活动的参与率和实施质量。
三是对学习活动探索创新。流动党员都有各自的工作单位,较难在工作日参加党员活动,为此,学堂加强了走访,和企业负责人接洽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为“两新”组织党员参加活动创造最好的条件。
建党员服务之家
流动党员学堂坚持贯彻对党员政治上关心、工作上交心、生活上贴心的“三心”工作导向和真心连结党员、真情服务党员、真诚关心党员的“三真”行动指南,有效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对于新来的党员登记造册,及时转入组织关系。
为了方便和加强学员与学堂的联系,学堂在正常工作日接待办事的基础上,增设双休日为党员接待服务时间,解决了党员上班时间难以找组织的困难。镇里有一名大学生,毕业时是预备党员,一时找不到工作,组织关系没处挂靠。学堂得知消息后,不但主动把他的组织关系接到学堂里,有活动提前通知他,而且还积极为他找工作,结果这名青年既找到了组织,也找到了工作。许多学员们动情地说,学堂的创办使我们有了一个“家”,我们深深爱上了这个“家”。
肃党员学习之纪
流动党员学堂始终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厚爱”与“严管”相统一的管理原则和办学要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以入学便利、学习便利、管理便利“三个便利化”为工作准则进行学堂建设和学员管理。同时,学堂明确了学习的章程和要求,对每位在册学员的学习、思想、表现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定期向党员所在党支部反馈,加强与学员所在党支部的沟通。
上观号作者: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