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组织部开展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
2025/5/4 来源:不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双报到”是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优势和重要内容,嘉定区近年来持续探索和推进“双报到”工作,推动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在基层集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一线发挥,在抗击疫情的大战大考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参差不齐,二是组织上对党员报到后的表现情况缺少评价反馈机制,三是基层对报到资源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和使用不够。
为推动党的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向新城建设实现高效能治理注入新动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全区推进“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工作优化升级,构建“常态化参与、网格式注入、全过程管理”工作体系,为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为属地街镇和村居党组织调集资源提供保障。主要做法如下:一是推动报到与接收双向吸引,广泛凝聚共建合力。坚持常态化参与,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往基层沉下去、在网格亮起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到社区报到、直接联系群众,以“组织共建、干部共育、阵地共用、活动共联、难题共解、发展共赢”为路径,切实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治理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二是推动资源与需求双向对接,积极营造共治氛围。坚持“实”的导向,着眼基层治理重点难点堵点,建好“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实现驻区单位与街镇村居供需精准对接、党员特长与志愿服务岗位高效匹配,营造“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工作局面。三是推动服务与管理双向促进,切实提升共享成效。坚持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闭环管理机制,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自觉接受属地党组织领导和群众监督,以“问题解没解决、群众满不满意”最终检验各级党组织建设成效。
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提高组织工作质量水平的关键抓手,通过深入基层、摸清情况、细查问题、反复分析,找到工作的短板不足,形成改进工作的思路举措,为持续推动“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工作赋能基层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找准方法路径,变“扎堆报到”为“精准到位”。着力做到两个“精准”,即精准推动驻区单位两级入驻、精准推动在职党员三岗履职,通过打造“报到接收-接单到岗-精准服务-评价反馈-结果应用”的全过程管理闭环,使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有更清晰的方法路径可循,赋予属地街镇和村居党组织更明确的目标指引,避免过去“双报到”工作中“一窝蜂”“一阵风”的现象故态复萌,形成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为做实“平急结合”的社会动员工程提供制度支撑。
二是整合力量资源,变“使不上力”为“供需匹配”。准确把握“自觉自愿”和“有序引导”的关系,依托清单式管理模式,将资源与需求融入同一个平台进行合理分配,打破过去属地与驻区单位、社区与在职党员间的“信息壁垒”,有利于凝聚整合辖区内多元化的在职党员力量,推动各领域党组织有效衔接、同频共振,促进各方资源整体联动、上下贯通、双向循环,资源整合效率大幅提升。
三是激发内生动力,变“各美其美”为“美美与共”。将以往服务项目由社区“拍脑袋”定,转变为通过征集居民需求、多方磋商来决定,运用个性化、结对式、组团式服务等方式,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在公共空间设置“赋能墙”“报到墙”,通过“好评张榜”让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服务群众中赢得口碑,增强社区凝聚力。把在职党员编进社区、网格、楼组,加速党建网格向社会治理网格的渗透和嵌入,巩固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