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运蔬侠追封少年团90后0

2023/10/28 来源:不详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社编写组

引言在上海,战“疫”的一线,总能看到飘扬的团旗。在上海,急难险重任务前,青年突击队和团员青年们正燃烧着火红的青春。在社区、在保供、在方舱,他们“沉”一线、“冲”一线、“战”一线、“守”一线,在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扛活出力。

微光成炬,向前而行。据不完全统计,3月以来,已有支青年突击队、7.9万名团员青年投身疫情防控斗争。

解码战“疫”青春群像,无数细枝末节里,是一则则守“沪”的故事……

他戴着被汗水打湿的护目镜已经连续3年春节没能回家

不知多少个日夜,上海铁路疾控所团支部书记徐诚身着防护服,肩挎喷雾器,手持喷头,缓慢行走在列车过道。完成一次终末消毒工作需要数个小时,汗水打湿的护目镜常常模糊了前进的视线。从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已经连续3年春节没能回家陪伴家人。

3月10日凌晨,作为莘庄站站长的青年党员沈雷,医院里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回到了他的工作岗位上。他说:“我不仅是丈夫、是父亲、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是莘庄站全体职工的期盼。”

4月2日,名华铁旅服公司高铁乘务员,化身“分拣员”“搬运工”,深入上海封闭的社区街道,帮助社区分装蔬菜、粮食等生活必需物资,维护核酸检测秩序。

4月3日21时50分,杭州供电段上海高铁车间接上级通知,急需组织人员赶往上海虹桥站搬运抗疫医疗物资,车间迅速组织青年突击队协助地方开展物资转运工作,志愿者们不顾一夜的劳累,物资到站后马上投入到转运工作中,并于次日凌晨2点钟顺利完成物资转运。

一次次在黑暗中打着手电的摸索尝试

“我宣誓:迎难而上,上海临港,坚定信心,抗疫必胜!”……出征临港方舱的青年突击队由上海临港集团团委书记陈海慈带队。

这支余人的青年突击队将承担起临港方舱的建设运维、所有医护人员的住宿通勤,医院内近2万人的餐饮等后勤物资保障任务。

交通建设青年突击队24小时内完成现场踏勘、临港方舱全专业初版设计图纸协调工作,第一时间联系浦东电力公司、临港供排水公司等,完成现场临时水电接入申请,保障了方舱在运行过程中的“生命线”。

设计管理青年突击队在项目启动48小时内完成了方舱设计优化工作,组医院、现场运营团队、环卫、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沟通,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数字创新部青年突击队连续多日通宵奋战,完成方舱基础网络建设,医院ERP系统运行,加装个ap,满足病人和工作人员上网需求,增设门摄像头,为看护区的封闭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临港方舱的“蓝区”——这是距离病患最近的区域。

每天近个各种各样的报修需求,日均百余次通话记录、超过00步的活动轨迹、近20小时工作时长……是浦东新经济公司团总支委员王飞和团队青年的常态。

医院完成区域及周边标识标牌的补充和修改余个,负责多个床位的查漏补缺,配合公安在重要区域张贴悬挂警示和指路标,医院提供三折页指南余份……凌晨2点仍在奋战,是临港奉贤公司青年马均瑞的常态。

临港新片区经济公司团支部书记徐楠,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房姐”。由于房间的标号与门锁装配的时间并不同步,导致部分钥匙与房号无法对应,掌管着一线集装箱板房近把钥匙的徐楠和团队在黑暗中打着手电摸索尝试,将一把把正确的钥匙送到了保障人员的手中。

“你愿意当志愿者吗?愿意的就扫码入群!”

疫情发生后,团徐汇区委区先后多次发布全区团员青年紧急动员令、志愿者招募令,各级团组织招募志愿者余名,组建各类青年突击队支。

徐汇区疾控流调突击队由21位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青年组成。4月1日一早,全体队员正式开启流调信息整理工作,遇到对方讲方言听不懂就放慢速度多听几遍;遇到对方态度急躁就耐心安抚疏导;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群里及时咨询指导老师,忙碌了一天还要进行工作复盘,确保次日的工作更加高效有序。如果一切顺利,一个流调时长在3分钟左右,但是遇到困难时,一个电话也可能会打将近1个小时。千百次“你好”只为让城市更好,目前已完成流调超1人次。

出勤转运任务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小时,累计转运样本数量.4万余管,共覆盖检测对象近万人次……这是短短96分钟内组成的徐汇区青年抗疫(核酸样本转运)突击队,27名青年交出的成绩单!

把镜头聚焦到每一个忙碌的身影,“凡人微光”汇聚着正能量的青春。

3月8日,刚刚下班回家的团徐汇区委90后青年干部陈雪艳看到了自己所在的梅陇七村小区需要暂时封闭。

陈雪艳曾在梅陇七村当过8年社区工作者,也曾是这里的居民区书记,大部分居民都认识她。已经卸任两年的她挺身而出,拿着大喇叭不停为大家做解释。

喉咙发疼,精疲力竭,但这只是持久战的开端。凌晨时分,陈雪艳盘算了下人手:居委中唯一的一名男性居委干部被抽调支援其他社区,保安保洁人手严重不够。居委只剩下5名女干部。为此,街道紧急调配了二男三女支援。再加上她和居民区书记的丈夫也临时成为“编外居委干部”。整个居委满打满算只有区区12个人,却要应对整个小区多个居民的核酸检测。

凭借着人头熟的优势,陈雪艳火速组建了一支临时“青年突击队”,快速招募了十几位青年志愿者,当晚就分配好了第二天的任务。次日,突击队成员分头对多户住户上门排摸。

“你愿意当志愿者吗?愿意的就扫码入群!”短短三天内,“青年突击队”扩充到了65人。

在小区封控期间,一名即将生产的高龄产妇。产妇白女士在收到封控通知后焦急万分。陈雪艳打电话不断安抚对方情绪。在社区青年社工的团结协作下,及时为孕妇做好了转运事宜。几天后,白女士顺利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取名宁宁与圆圆。

“这一个多月来我们接了近2万通热线。”

13个人,4部电话,24小时!为缓解区卫健委防疫人员压力,从3月9日开始,团嘉定区委挑选了工作责任心和沟通能力强,有心理咨询、法律等专业背景的团青骨干,组织了一支由团干部、青少年社工、机关青年志愿者组成的青年突击队,24小时分批轮流上岗参与支援区疫情防控工作。截至4月15日,志愿者共接听电话个,其中政策咨询类个,求助投诉类个。

4月7日凌晨,嘉定区90后团干部屠啸天接到一个紧急求助电话,家住江桥镇的陈先生焦急地称,妻子确诊阳性凌晨两点被转运,但前一天妻子已经有发烧,转运时体温虽有点降下来,但还伴随着肚子痛。家人十分担心,希望能抓紧就医。接线后,他紧急联系了相关部门,最医院隔离救治。

“这一个多月来,我们接了近2万通热线。”屠啸天回忆说。

最近,热线又接到了一位市民蔡阿姨的致电感谢。原来,蔡阿姨86岁的长辈患有长期糖尿病,因酮中毒每天需要打4针药,疫情封控药没办法配给,剩余的药只能维持两天。经过协商后,最后医院为老人配药,专车送回,家属十分感激。

“接听电话的男老师很热心、很耐心、很用心。”这是蔡阿姨对屠啸天的肯定,又何尝不是嘉定群众对青年突击队的赞美!

奔走在抗疫一线化身成“大白”“小蓝”

显微镜是他们的“瞄准镜”,移液器是他们的“枪”……直面患者和病毒,从白天到黑夜,青年医务工作者始终直面危险,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团委组建青年突击队,90后为主体。自年2月起,他们一直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借助各类化学或物理效应抽丝剥茧地查因循证,坚持服务了逾名新冠患者的诊疗过程。

“大白”服写上“曙光张兴”,他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疗队首批由医生、护士、院感组成的28人队伍中的一员。两年前,同样是一个紧急电话,张兴当即报名加入了支援武汉雷神山的队伍,这一次,他同样毫不迟疑。

在青浦,在团青浦区委的引领下,青浦气象局“青雨伞”青年突击队全力应战,化身“大白”“小蓝”,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3月29日傍晚,“青雨伞”青年志愿队队员陈亚芳所在的小区突然封闭,当天夜里11点多小区紧急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收到通知后,她火速上岗加入核酸扫码的队伍。当陈亚芳完成四五百人的核酸码扫描,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中时,已经是凌晨2点钟。

“4月12日早上我当完核酸检测志愿者后要回单位了,让我感动的是,考虑到我的志愿者岗位一时找不到人,妈妈立即向楼组长报名,临时接替我的志愿者工作。”

在小区已有确诊的情况下,陈亚芳和母亲坚持参加了多次核酸检测、物资运送发放、扫楼通知等志愿工作,奔走在小区的各个角落,经常一天下来已是汗流浃背。

气象台业务骨干胡伟田和团支部书记谈锦也已经在岗坚守了十几天,作为台里面唯二的男队员,他们作为第一应急值班小组,投身到预报值班第一线。

每天早晨5点多,他们已起身开始制作预报。若出现降水、大雾、大风和降温天气,更要盯紧实况,提前发布天气提醒和预警信号,服务过程中根据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情况,滚动提供精细化的信息跟进。

“我们要保持人员24小时在岗,夜间随时待命。”疲惫的身影里有的是坚守的力量。

一批青年在华漕夜色中穿行

车轮上的“大白”,正在与时间赛跑。

面对疫情严峻形势,闵行区华漕镇青年团员纷纷到一线报到,余名青年志愿者组建起一支华漕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携手同行、齐力抗疫。

3月18日以来,为了让封控点位的试管更快、更安全送达,团青干部们无论多晚,一辆辆小皮卡总是随叫随到。为了不遗漏每一根试管,镇团委专门搭建起了临时收样处,精准做好统计汇总,保障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为了使核酸检测过程更高效、运输更安全,华漕镇充分发挥域内生物医药企业集聚特色,招募“生生物流”专业青年志愿者,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实现了每一环节高效闭环管理。检测前,志愿者为各检测点位统一配送保温箱,用以贮藏和中转运输生物样本。检测过程中,冷藏专用车每天多次往返检验所运输核酸大筛查样本,为全镇核酸检测开辟全程冷链不断链的“特殊通道”。在这场争分夺秒的较量中,他们跑出了生生速度。

生生物流青年司机贺海军,自3月下旬起就已经连续在公司值守,通宵达旦,保障样本转运。他说:“我是一名普通的生生员工,非常高兴有机会成为志愿者,虽然自己做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但能够身体力行在抗疫这件大事中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也感到无比光荣!”

疫情发生以来,运输条件严重受限,但保民生、保生产的任务绝不能停。天地华宇作为华漕镇保供运输单位之一,以滚滚的车轮,组建起了一条物资生命线。

一声令下、一句“出发!”,背后是疫情之下的星夜驰援。

“穿上了防护服发车,就是一份沉重的责任。”青年驾驶员高壮壮说道。3月20日以来,从公司出发到蔬菜仓库,再到每个居民点,这样的工作每天都要重复12小时以上,天地华宇青年司机们,一人一车,将急需的防疫物资送往居民手里。这一路上,没有熟食,饿了只能吃方便面和八宝粥;半夜气温低了,有时会冷得腿抽筋;没有地方休息,就在车上眯一觉,但他们习惯着、坚守着、践行着“保民生”的社会责任。

社区防疫里倒映着的青春剪影

社区防疫是这次“战疫”的主战场之一,每一支承担任务的青年突击队都是“疫”线的一面旗帜。

在接到组建驰援社区核酸采样队的命令不到一个小时,医院团委便集结了30人组成了“复旦肿瘤”社区核酸采样青年突击队。封控后,他们在斜土路街道和漕河泾街道奋战在战疫一线。4月4日全市“决战”当天,6小时内完成社区核酸采样人。

在长宁社区,百名“运蔬侠”奋战在抗疫一线。封控前,团长宁区委第一时间组建了人的长宁运“蔬”联盟青年突击队,下沉全区10个街镇参与物资发放工作。青年指挥家葛维岳“跨区”报名,连人带车被分配在周家桥街道,还成了青年突击队的领队之一。这支6人小分队曾徒手搬运近0份物资,在一次次搬运实践后,他们也总结了经验:“搬运较重的箱子,10个一排堆三四层,箱子较轻的话可以10×10堆放,而蔬菜包则可以50份为一堆。”

95后突击队队员、共青团员倪佳豪也冲在一线。一次次搬卸、运送抗疫物资,在属地利西居委参与核酸检测的志愿工作……有时忙完一天,手酸得都抬不起来,但看到居民收到生活物资时的喜悦,倪佳豪感到再苦再累也值得:“我们多出一份力,居民就能早一刻拿到物资,有了居民的配合,疫情就能早一天结束!”

在浦东万祥镇,镇团委在短短几个小时就迅速集结了30名团员青年,他们变身“大白”,组成一支特殊的青年突击队。突击队中有一支“宣传小分队”,潘思文是其中一员。看似稚嫩的他已是一名抗疫“老兵”。年疫情期间,还在上大学的他报名成为防疫志愿者,走上道口,守护一座城的出入口。再次加入青年突击队后,潘思文和其他队员们一起走街串巷,宣传最新防疫措施,引导村居民坚守“足不出户”“不要聚集”。

这场战“疫”,让更多人看到了青年突击队不惧不退的青春剪影。

追“封”少年团把物资一步一个台阶运上去

5人,10人,到如今14人,这支在金山区朱泾封控小区红旗新村里日益壮大的队伍,平均年龄23岁,不少是共青团员,追“封”少年团是他们的名字。

除了日常防疫工作,他们还参与清扫小区垃圾,处理居民的生活垃圾,消杀楼道、道路。扛物资、送药,老小区没有电梯,都靠着他们一步一个台阶运上去。

红旗新村是朱泾镇的一个老旧小区,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60%以上。自封控以来,招募志愿者成了难题。西林居民区党支部委员周斌作为这个片区的负责人,也一起封控在小区里。

他迅速在小区群里发布群公告,张贴志愿者招募书,从一开始招募到5人,到现在的14人,这让周斌有了一丝欣慰,“这个小区老人居多,能招募到这些年轻志愿者真是不容易,他们的年轻活力给小区注入了动力。”

今年18岁的高欣雅,是追“封”少年团里年龄最小的一个。自小区封控以来,她自愿投身到志愿者的岗位中,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奋战在一线。

追光去,自己也会照亮希望。高欣雅说,自己是想向“大白们”学习:“看着他们每天那么辛苦,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有一次,高欣雅在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的时候,发现一位阿姨在扫完核酸码后,还想插队去人少的队伍中去,她上前阻止,但阿姨十分不理解,指着她的鼻子骂。当时高欣雅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却依旧坚持原则:“阿姨,你真的不能换队伍,这都是标注好的。”在她的努力下,阿姨最终妥协了。

“以前还没有人那么指责过我,心里真的好委屈,但我还是要坚持做下去,虽然有一个两个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但是好多人会和我说‘谢谢’,当他们说谢谢的时候,我感到什么委屈就都没有了。”现在,高欣雅还成了少年团的摄影师,帮志愿者和大白们留下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

这些90后、00后其实都是家里的“宝贝”,但他们选择在最年轻的时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无数坚守,正以点点微光,汇聚成星河灿烂,照亮抗疫征途。

编   辑丨李思睿

校   对丨黄妍雯校   审丨王小美值班编委丨连李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